明太祖朱元璋
明成祖朱棣
清高宗乾隆
這幾天,在祖國的毒辣艷陽下,總感覺昏昏沉沉,加上前幾天網管,連雅虎都連不上,只能專心工作,報效自己,連帶的,做事也專心許多!!昨天連上部落格後,看了一篇文章,心中實在有一些感觸!
歷史是一本精彩的大書,他教導我們許多的真理,有智慧的人,可以從其中,找到可供借鏡跟應用的分法,進而成功.但是愚痴的人,只能錯誤的引用,食古不化,導致失敗.這種例子,在歷史上,般般皆是.
一個朝代的興衰,有許多的原因,不可用單一的原因來做比喻.清高宗(乾隆)跟明太祖,明成祖,3人面臨的環境不一樣,成就不一樣,性格也不同,拿來比較,猶如拿鯊魚跟獅子相比,條件跟環境不同,焉可比較?
明太祖朱元璋,白手打天下,建立大明朝,清康熙皇帝讚譽他治隆唐宋,認為他治理的成績,贏過唐太宗跟宋太祖,所以他的治世,確有其功,但他殺伐太重,洪武年間,幾樁大案,牽連數十萬人,尤其是藍玉案,幾年下來,將當時的中階級官員,幾乎殺個精光,並開起特務制度(錦衣衛),影響大明朝的政治環境,導致從他孫子(明仁宗)及曾孫(明宣宗)的仁宣之治後,幾無賢帝,搞的中國內憂外患加劇.而他的兒子成祖朱棣(念ㄉ一ˋ)不是隸(ㄌ一ˋ),佔姪兒皇位,為此殺伐人數更多,為己之私,開天下刀兵之劫,如此何來修持?造業恐更多吧?若僅以記載的瑞相判定他的修持,那清乾隆皇的金瓶,可決定達賴喇嘛轉世靈童的身分,豈不更高一籌???
歷代帝王均有其功與業,我提出異見,也不代表明朝二位帝王的功績遜於清乾隆,只是我認為,讀書最忌食古不化,宗教上的認知也是,若無智慧,也無謙虛的心,整天死誦經文,參枯禪,忘想成就,還誤解經文,並以此訓斥他人,除了凸顯自己的不足及缺點外,無任何意義.良藥苦口,忠言逆耳.奉勸只能妄想,無法切實之輩,先求你的象神,讓你開開智慧後再發言,省的再發生想引用歷史,卻連基本的名字都搞錯的這種大烏龍,不會再出現!